3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,工人“三班倒”24小时不停机。3月1日,走进当阳新阳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,生产一片火热。
“2023年,公司二醋酸纤维丝束产品全部用于出口,已出口至阿联酋、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,客户订单排至2025年。”新阳特纤公司总经理叶小波表示。今年,公司将新投产2条二醋酸纤维丝束生产线,计划开拓南美、非洲等市场。
2023年,宜昌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5.7亿元,比2022年同期增长12.1%,创历史新高。
在化肥及化工产品价格下行的不利条件下,宜昌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培育、开放平台稳增长等工作,机电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迅速增长。
宜昌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该市去年主要出口商品包括:化肥、机电产品、劳动密集型产品、农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、基本有机化学品、钢材、医药材及药品、家具及其零件、花岗岩石材及其制品等。
2023年,宜昌进出口实绩企业达638家,兴发化工、AG九游会宜化化工、安琪酵母、三宁化工、奥美医疗、东阳光生化制药等11家企业进出口额超过5亿元。其中,出口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。
去年,三宁化工出口额达到12.89亿元。“2023年,公司产品已出口至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巴西、南非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三宁化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中国化肥十强企业、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,每年公司在研发上投入超3亿元,在低压甲醇、型煤造气、硫黄制酸、精制磷酸、己内酰胺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。
近几年,华阳化工三嗪类新产品,成为国际紫外线吸收剂市场的“抢手货”。华阳化工是一家专业从事紫外线吸收剂的高新技术企业,产品大部分出口,主要销往欧美日化品原料市场。通过不断科技创新,公司产品已增至18种,部分产品行业领先。去年,该公司总销售额3.5亿元,其中出口约2.5亿元。“今年公司销售目标是5亿元,其中,UV—T二苯甲酮产品,客户订单已排满全年,正在全力赶工。”总经理徐波说。
今年9月,华阳化工二期年产4000吨高性能锂电池添加剂及1100吨紫外线吸收剂项目预计投产,将成为公司又一重要增长点。
该市出口产品中,表现最抢眼的是机电产品,2023年出口额70.1亿元,增长65.5%,占出口总额18.4%,跃至宜昌进出口总额第二位。其中,汽车零配件和船舶出口,分别增长167.9%和170.6%。
2月26日,枝江鸿巨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铆足干劲,生产油驳趸船。宜昌船舶工业园内,不到3公里长江岸线家造船企业。各公司造船平台机器轰鸣、吊车飞旋,国内和国外企业订单不断,新能源船舶建造订单猛增。
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启胜介绍,去年船厂全年造船26艘,其中新能源船舶5艘。目前,船台上有10余艘在建,订单已排到今年年底,其中,来自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等国外订单就有6艘。
目前,宜昌船舶工业园已生产出国内首艘快速双体集装箱船、纯电力推动游船、长江三峡系列“豪华夜游客船”等一系列特色船型。从修船、造船,到不断驶出自主创新的高技术船舶,宜昌正加速迈向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的高地。
2021年,宜昌外贸进出口额突破300亿元,达338.8亿元,同比增长64.3%,对外贸易创下历史新高。出口排名前五的产品,分别是化肥、农产品、电子及电器产品、医药品和机械设备。
2022年,宜昌外贸进出口额跨越400亿元,达417.12亿元,同比增长23.1%,蝉联全省第二位。出口排名前五的产品,分别是化肥、钢材、农产品、食品和医药品。
纵观近三年的外贸数据,一些主力出口商品的交替更迭,折射着宜昌的产业转型之变——
作为一个“端化工碗、吃化工饭”的城市,化肥始终是宜昌外贸出口的最大宗商品。但农产品出口占比逐年下降,从3年前的宜昌出口老二,降至去年第四。而以精细化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首次跻身“主力军”,去年出口达24.2亿元,占全市6.36%,位居出口前五。此外,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23.7亿元,占全市6.23%;医药材及药品出口15.5亿元,占全市4.07%。
“这些数据表明,宜昌外贸发展质量正不断提升,外贸竞争力反映的就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。”宜昌市商务局局长覃扬波介绍,去年,宜昌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东盟、印度和欧盟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额234.8亿元,增长32.9%。
紧扣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,该局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,组织邦普宜化、东昱欣晟、容汇锂电、楚能新能源等9家新能源进出口企业代表,与市进出口业务服务部门面对面。“这些重点产业,将是宜昌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,也是外贸外资增量的重要来源。”覃扬波说。(记者金凌云 通讯员姚定安)
广汽传祺宜昌工厂日均产能达到400台。 (记者刘曙松 通讯员谭雪姣 摄)
1月17日,一列搭载230辆广汽传祺汽车的铁路货运列车,从宜昌东站出发,沿焦柳线、襄渝线开往重庆团结村站,随后搭乘中欧班列(渝新欧)前往俄罗斯。
这是“宜昌造”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出口。截至3月AG九游会官网 九游会国际1日,宜昌东站已发运10趟汽车出口专列,累计运送1386辆汽车。
“利用铁路翻坝运输优势,可避开长江枯水期水运能力受限因素,帮助汽车快速入渝。”武铁宜昌车务段相关负责人介绍,以往,宜昌造汽车需通过江海联运出口,用时近40天。此次通过铁路“点对点”运输,最快仅需15天,即可从宜昌运抵俄罗斯。
2023年,广汽传祺宜昌基地实现全年产销汽车10.6万台,同比增长70%;销售10.9万台,同比增长88%。其中出口1.2万台,较上年增长近46倍。
去年3月,广汽传祺宜昌基地生产的新车型GS3影速上市。作为专为年轻人打造的车型,影速国内市场定价为10万元左右,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欢迎,上市9个月销售突破5.5万辆,在2023年中国品牌小型SUV销量排行榜中位列前三。
去年6月开始,广汽传祺积极对接海外经销商,将GS3影速销往东南亚、中东、北美等地,并迅速在马来西亚、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站稳脚跟。
“目前,GS3影速在海外定价平均上浮20%,部分国家上浮高达50%。”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宜昌分公司总经理梁伟彪介绍。
据了解,广汽传祺已在马来西亚投资新建工厂,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,主要生产影速、影豹车型。宜昌工厂作为马来西亚基地的母体工厂,负责生产两款车型的所有零部件,出口量将实现大幅增长。
武铁宜昌车务段宜昌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最大限度减少出口汽车在站集结时间,铁路部门将及时腾空货运场地,指定专人负责空车调配,压缩车辆运输时限,提升运输效率,逐步实现汽车出口专列常态化开行。此外,铁路部门还将为企业提供优价政策,以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。
广汽集团商贸有限公司经理赵郑重介绍,“宜昌造”汽车经铁路入渝,每台车的运输成本可降低数百元。“我们将抢抓俄罗斯大量进口国产汽车的契机,提高广汽传祺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。”赵郑重说,今年,“宜昌造”汽车在俄罗斯的销售量有望突破2万辆。
有望年内下线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广汽传祺宜昌基地,1700多名员工、550多台机器人正有序协作、高速运转,产能已进入加速状态。
“目前每天产量约400台,且在增加。”梁伟彪介绍,1月份,宜昌基地产销分别达到0.8万辆和0.9万辆,较去年有大幅提升。
广汽传祺宜昌基地于2019年投产,目前已陆续投产GA6、GS4、影豹、GS3影速及混动影豹等多种车型,最快52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月份,力争实现宜昌基地累计生产30万台!”梁伟彪透露。
日前,广汽传祺宜昌基地宣布,该厂新能源汽车产线技改已全面启动,布局新能源赛道。据介绍,生产线改造主要在三电(电池、电控、电机)技术方面,围绕三电技术所涉及的所有工位工序、工装设备,以及整个生产线尺寸、物流都会有比较大的改动。“未来,广汽传祺所有新能源车型都可以在宜昌生产。”梁伟彪说。
目前,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,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。优势明显的产品性价比,让新能源汽车在迅速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,高歌猛进挺进海外市场。
2020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仅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%;2021年出口同比增长3倍;2022年同比增长1.2倍;2023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20万辆,同比增长超过77%。无论是行业趋势还是市场需求,都为广汽传祺宜昌基地创造了巨大机遇。
“我们将在宜昌继续研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、核心产品,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。”梁伟彪介绍,宜昌基地今年力争产销超12万辆,其中出口超4万辆。“宜昌造”新能源汽车有望年内下线,并同步销往国内国际市场。(记者吴坚 张泽牧 通讯员谭雪姣 陈龙)
2月26日,枝江市鑫汇船舶公司生产现场机器轰鸣、焊花飞溅,一派火红景象。鑫汇船舶公司产线艘船舶正在同步施工,其中有5条是出口至东南亚订单。(记者刘曙松 通讯员李巧爱 黄路遥 摄)
2月28日,枝江市七星台船舶工业园,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鑫汇船舶”)生产基地,6台门吊、12台航吊满负荷运行,船台上一艘艘巨大的货轮雏形已现。
鑫汇船舶采购部部长叶宝介绍,目前产线艘船舶正在同步施工,其中有5条是出口至东南亚订单,2条为驳船、2条为拖轮、1条为化学品船。
鑫汇船舶是“长江三峡1”纯电动游轮的总装企业。去年,“长江三峡1”出坞下水、交付远航,让鑫汇一炮而红,订单蜂拥而来。作为宜昌造船业领军企业之一,近年来,鑫汇船舶加快与武汉理工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、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的产学研合作步伐,在新能源、复合材料以及防腐涂装等领域共同研发新技术、新工艺,持续增加船舶制造的“含新量”“含绿量”。
为了保证产能充足,公司新的智能联合车间正在设计当中,项目将加快船舶企业“智改数转”,可优化生产工艺,提升标准化水平,提高总装建造效率,进一步缩短船舶建造周期。与此同时,厂区新增120吨的门吊正在建设当中;大型的分段建造场地也正在施工,完工后可适应新型船舶和ccs船型的分段建造,进一步提升质量、进度和生产能力。
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《202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》显示,2023年,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318.7亿美元,同比增长21.4%,连续14年占比全球第一。(记者金凌云 通讯员李巧爱 田雪莲)
2月28日,位于宜昌夷陵区龙泉镇楚能新能源(宜昌)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一期二号电芯工厂内,工程师正在热压机旁紧盯机器,详细记录各项数据。日前,该电芯工厂正式投产,用于生产314Ah储能专用电芯。
去年12月12日,该公司与澳洲光伏EPC头部企业Ever Energy在武汉签订澳洲储能项目合作协议内的产品。根据协议,楚能新能源将向Ever Energy提供自主研发的5MWh高压液冷预制舱,该产品搭载“聚能π”314Ah储能专用电芯、配备行业首创“浸默”电池安全系统、PACK级消防设计,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%。
楚能公司将生产的这款314Ah大容量电芯命名为“聚能π”,与传统280Ah电芯相比,它在相同电压下获得更高容量,在安全性、工艺、效率、寿命上均有提升。
“锂电池在全球新型储能装机中的占比已超90%,但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痛点。”楚能新能源系统集成研究院负责人吴细彬介绍,公司联合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,耗时大半年研发出“浸默”电池系统,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。
目前,楚能新能源储能产品已在国电投、华润集团、三峡集团等大型能源集团发电项目上应用;动力产品已经装载于东风乘用车、东风商用车、厦门金旅、吉麦新能源等厂商的多款电动车;船舶电池产品已应用于“电动湘江”208TEU纯电动集散两用船、安徽首艘3000吨“油改电”货船等项目。(记者金凌云 通讯员袁平 金燕)
2月29日,宜都市龙昌光学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龙昌光学”)生产车间里,经切削、砂挂、研磨、求芯、镀膜等8道工序,一片片精密光学镜片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。
“我们现在生产的镜片,凭借满足客户高精度面型要求(PV值0.1以内)、严苛的外观和寸法,销到了世界各地。”该公司厂务部部长向伟军介绍。
“我们手中的部分订单突破1000万片,已经排到10月份,比去年同期上涨100%,出口订单占到70%以上。”向伟军说,春节假期一结束,企业就进入满负荷生产模式,每天最高产量可突破10万片。
2011年落户宜都的龙昌光学,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度光学镜头、光学镜片及零部件制造的高科技企业,产品广泛应用于相机、手机、投影、医疗、车载辅助系统、安防等领域。
13年来,龙昌光学研发团队持续攻关,突破面型要求PV值0.1以内批量生产、异形镜片加工等技术壁垒,先后拿下19项技术专利。依靠纳米级的小小镜片,龙昌成功叩开腾龙、松下、佳能、理光、玉晶、施华洛世奇、蔡司、华奕、小原等国际知名厂商的大门。去年,企业300多类产品远销日本、欧美、东南亚等地,外贸出口总值超4000万元,盈利水平创新高。2023年,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目前,龙昌光学正在增加切削机、研削机、研磨机等设备,全力冲刺2024年产3000万片的总目标。(记者金凌云 通讯员黎文来)
13777352952